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身边的事 > 正文
    购物车
    0

    妙笔写就诗意人生

    信息发布者:梅江涛
    2017-09-25 01:07:12   转载

     ——记固始警营诗人余金伟

     

    妙笔写就诗意人生

        “谁先叫醒的她/走进春天的一株油菜花/她的腰肢上/汛期被小蜜蜂/一波接一波扩大/一株醒来的油菜花/回到最初的芽/风霜雨雪/就当是一件薄薄的/盖头吧”——《一株油菜花》这首诗歌中的几句点睛之笔,道出了一名普通民警的心声,也蕴含着作者笑看人生,不畏辛难,豁达乐观的生活态度。他,就是固始县公安局交警大队考训科科长余金伟,诗意满怀,才情横溢。
        余金伟,笔名介于,男,1975年12月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文化程度,1997年10月参加公安工作,现任固始县公安局交警大队考训科科长。
    诗言志、歌咏言。诗源于境遇,发乎心声,来不得半点虚矫造作。因物而兴感,因感而悟理,出于对诗歌的热爱,余金伟总是能从琐碎平淡的生活中发掘真善美,在紧张而繁忙的工作之余创作出一首首富有浓郁乡土气息和生活气息的诗歌。
        诗是生活,也是良心的发现,灵魂的遗址。有世人曾说:“红尘万丈,喧嚣的世界已放不下一张书桌,焉能有诗?又有人说警察乃赳赳武夫,昂昂捕快,整日面对血腥与罪恶,刀丛剑树之中本该横眉立目,铁血硬胆,怎会生出风花雪月,舞文弄墨之趣。”而这种种看似矛盾却在余金伟身上成了一个例外。余金伟在诗歌《一只小鸟》中写到:“一只小鸟沿小径徐行/身旁那棵广玉兰 站着一动不动/许是惯看了云朵 它竟一点儿/也不羡慕 小鸟继续前行/影子拉长了黄昏 再过一会儿/我们就将返回 各自的家中”……我们无须为一只小鸟徐行而有所反弹,也无须为一棵一动不动许是看惯了云朵的广玉兰而心存悲怜,可当读到“影子拉长了黄昏”时,我们却产生了一种“家在哪里”的丝丝悲痛。诗中的作者已经“返回各自家中”,可他回家了吗?不,作者并没有回家,他回家的感觉是一种无奈,一种空虚,一种言不由衷的浪子苍白。如果没有真挚的情感、厚重的积淀和细腻的感悟,很难写就这样的诗意。  
        “读诗、写诗是生命的本能”。其实,每一个人不一定都会成为诗人,但每一个人的抽屉里一般会有一本自己的诗集。余金伟的生活里不能没有诗,没有诗的生活对于他来说是多么的寂寞。在他的眼里,生活中处处有诗,时时有诗。
        读过余金伟诗的人都知道,他的诗里没有激情澎湃的豪言壮语,没有激流搏击的恢弘气魄,有的是真真切切的为民情怀,有的是饱含深情的生活感悟,字字句句真实、自然、亲切,犹如小桥流水,邻家女孩。
        余金伟用他独特的视角,将生活中的美好尽撷诗中。他的诗,有着淡淡的诗心,深深的诗境,浓浓的诗味,绵绵的诗情,品读他的诗,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使人沉醉,使人忘我!就如他在诗歌《四月,我路过一片水田》中写到:“四月,我路过一片水田/偶然发现一只白鹭 /一朵白云上,缓缓踱步/大地、天空/分不清,谁在行走/若有答案,我想今夜/它必将/在一片蛙声里浮出。”
        “春天不播种,夏天就不会生长,秋天就不能收割,冬天就不会品尝”。多年来,无论在哪个岗位,在哪个警种,履行什么样的职责,余金伟在繁忙工作之余,从未间断过文学创作,他刻苦钻研,不舍昼夜,畅游文海,笔耕不辍,在创作中感受痛苦,在痛苦中感受快乐,在快乐中感谢生命!他以诗寄情,讴歌警营融融情,唱响时代主旋律。余金伟从1991年开始创作以来,已有100余首作品散见于《河南日报》、《河南经济报》、《信阳日报》、《史河风》等报刊杂志,有500余首作品交流于互联网百度各贴吧及公安部文联论坛,现系民刊《中华诗魂》副总编,公安部文联论坛现代诗版特约评论员。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